《中国经济导报》时评:为限制电动自行车叫声好
前不久,深圳市有关部门决定,从4月1日至6月30日,除电信抢修等部分特殊行业用车外,个人电动车将被禁止在市内规定路段行驶。此事把如何管好电动自行车的话题再度引向深入。在认定标准模糊、交通安全隐患突出的当下,深圳此番“限电令”,有其积极意义。
电动自行车原本是有标准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20公里”、“整车重量不得大于40公斤”等。但是,有业内人士直言,目前道路上行驶的电动自行车,九成以上都是所谓“超标车”,全国的“超标车”,估计在1亿辆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在深圳保有的20余万辆电动自行车中,“超标车”就占了八成。由此可见,“超标车”既不是机动车如摩托车,又不是非机动车如自行车,非驴非马两不靠,势必乱象频生。
当“超标车”十居八九后,交通安全和管理难题便接踵而至。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交通肇事导致的死亡人数一直呈攀升势头。还以深圳为例,2011年,该市共发生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55起,造成乘客死亡22人。去年,国家四部委曾联合发文,要求电动玩滚球的十大平台整改。
今后一段时间,面对巨大的保有量和特定的出行需求,仍不可能玩滚球的十大平台“一禁了之”。我们要做的,是努力让电动自行车趋利避害,为我所用。这其中,有几个关键环节:
其一,“杠杠要硬”。这里主要指认定电动自行车的标准应当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坐标不再游移,尺子不再模糊,“超标电动车”才能早日绝迹,合规电动车才能顺畅出行。这方面任务很急,相关部门耽搁不得。
其二,“执法要严”。硬杠杠不是全部,执法者还要“板起脸”。相对于机动车,电动自行车交通肇事的机率较小,后果也轻得多,这使得许多地区的执法部门对电动车“睁只眼,闭只眼”。莫以恶小而为之,治理电动自行车,呼唤多一些“爱较真”的执法者。
其三,“眼界要宽”。就电动车说电动车,看不清经纬。一定程度上讲,电动自行车之所以大行其道,与目前许多城市部分地段公交地铁覆盖率低,“最后一公里”没有打通密切相关。治理电动自行车,要站在优化城市布局和功能的高度,这实际上把问题提给了管理者。
然而,解决这个问题,也不如想象中那样简单。近段时日,笔者家所在的街道为了打通“最后一公里”,开通了招手即停的多人乘休闲电动车,这的确给一些朋友带来方便。不过,这些电动观光车的驾驶也很不规范,动辄在机动车道上随意拐弯、掉头。几天前的一个傍晚,暮色罩大地,笔者开车回家,远远瞧见一辆休闲电动车载着七八个人驶来,速度极快,还没开车灯,很让人捏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