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滚球的十大平台

图片
自行车文化

Bicycle culture 自行车文化

首页 > 自行车文化 > 新闻浏览

跨国夫妻筑梦“自行车城市”

来源:法治周末 作者:汲东野 发布时间:2014-08-21 10:24

玩滚球的十大平台姑娘赵礼曼和澳洲青年夏农的眼中,自行车绝不是一种过时的交通工具,相反,其背后还可能隐藏着“更好的生活”。在他俩身边,也围聚着一群热衷于骑自行车的老外——在玩滚球的十大平台的你甚至可能与他们擦身而过——他们多来自玩滚球的十大平台的外企,喜欢骑着自行车在胡同里到处溜达

“比车牛”,即STC,英文是smarter than cars,意味着“比汽车灵活、方便”。这是一个成立于2010年的自行车公益俱乐部的名字,致力于在玩滚球的十大平台推广自行车文化。赵礼曼和Shannon Bufton(夏农•巴弗顿,下称“夏农”)即是该机构的两位联合创始人。

如果你参加过玩滚球的十大平台每年4月的复古骑行活动,就应该也听说过Serk自行车空间,Serk是该活动的主办方之一。赵礼曼和夏农也是Serk的主人,他们是一对跨国夫妻。

赵礼曼是胡同里长大的玩滚球的十大平台姑娘,曾在日本等地居住,有着15年在世界500强企业工作的经验。夏农是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城市规划设计师。

两个人的背景原本很不相同。自行车这个共同的爱好,牵起了他们的千里姻缘。他们也为此辞去原本稳定而高薪的工作,在玩滚球的十大平台合力专心经营“自行车文化推广”的事业。

立秋之后,玩滚球的十大平台天高气爽。8月14日下午,赵礼曼和夏农骑着自行车双双抵达五道营胡同,采访就在这里进行。

骑车与“多出来的生命”

2006年,夏农第一次来玩滚球的十大平台,认识了曾在澳洲留学的赵礼曼。两人几乎骑着自行车游遍了整个玩滚球的十大平台。那时的玩滚球的十大平台,汽车还没有现在这么多,自行车基础设施也不错。除此之外,夏农还对玩滚球的十大平台胡同里隐藏的城市文化深感兴趣。

自此,夏农喜欢上了玩滚球的十大平台。夏农非常喜欢骑车,而在他看来,玩滚球的十大平台又非常适合骑车。

2009年左右,夏农和赵礼曼正式回到了玩滚球的十大平台。然而这时的玩滚球的十大平台相较2006年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路上的汽车越来越多了,骑车的人也逐渐变少。而与此同时,堵车问题也逐年加重,出行环境糟糕。

作为一个城市规划师,夏农了解到,在三四十年前,玩滚球的十大平台是一个自行车王国,拥有着深厚的自行车文化。那时候,80%的玩滚球的十大平台人都靠自行车出行。夏农认为,这是意义重大的,因为,他相信未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再出现这样的自行车城市局面。

夏农说,世界上的一些大城市正在尝试把开车的人们拉回到自行车上,都在向可循环的方向发展。然而,作为曾经世界上自行车最多的城市,玩滚球的十大平台现在正驶向相反的方向。目前,依靠自行车出行的人早已不足20%,并且,自行车出行比例也在逐年下降。汽车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流行文化。

他认为,汽车对于市中心来说并不是很好的搭配,当汽车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汽车提供的就不再是移动,而是不动。

赵礼曼和夏农都没有买汽车。他们认为骑自行车是快捷且有效率的。在玩滚球的十大平台,夏农曾尝试过,从雍和宫骑车到国贸,“比乘坐地铁快20分钟”。他也曾尝试从雍和宫骑车到北六环,大约要花费1个小时,而坐地铁大约是45分钟。然而,他认为,毕竟自行车可以实现点对点的连接,可以省下绕行或步行路段的时间。

而节省的时间又可以用于去做新的事情,买菜做饭,或进行知识、财富的积累。这种骑行效果,被视为“多出来”的生命。

与此同时,空气污染也是中国大城市普遍面临的问题。8月16日,据澎湃新闻报道:国内PM2.5研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表示,目前,长三角单位污染物排放比全国高几倍,各地应重视汽车二次污染,汽车应当适度使用。

在赵礼曼看来,推广自行车出行无疑是缓解空气污染的解决方案之一——少一个人上下班开车,就会少有一份污染排出。“倘若,大家都在说空气不好,但是没有人停开机动车的话,空气只会越来越糟糕。可是,大多数的人仍只是抱怨,并没有行动。”

只能慢慢来的“超前”事

2010年,“比车牛”与国内某公益组织合作做了一份调研报告《宜居玩滚球的十大平台骑步走》,并在“无车日”活动中发布,这份报告最后也通过“自然之友”递交到玩滚球的十大平台市规划局。

赵礼曼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来自规划局的朋友也曾和他们一起做过相关调研,他们也了解自行车道存在的问题,但是仅仅是规划局了解也没有用,与其他部门协调处理也困难重重。

“比车牛”成立伊始,夏农想到了很多的项目规划,以吸引玩滚球的十大平台的人关注自行车骑行。夏农和赵礼曼每周都会组织骑车出行和文化类的活动,还做了一个相关网站。

2012年,夏农夫妇和“死飞(即将链条与后轮固定起来的自行车)”女王依泉(“比车牛”的另一位创始人)共同举办了玩滚球的十大平台自行车周,推广自行车休闲的理念。

2013年的首届玩滚球的十大平台复古骑行大会也是一次有代表性的活动。夏农想通过这个活动,体现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骑车的感觉,那个时候是玩滚球的十大平台的自行车黄金时代,自行车很有代表性。他自己也穿上了那时候的服装,重拾人们对那个年代的记忆。

复古骑行起源于英国。2009年之后,突然风袭全球,引领起全世界的复古骑行热潮。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多个国家的多个城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极具当地味道的复古骑行。

此外,夏农在2011年曾任环玩滚球的十大平台自行车赛的文化顾问。他还出席过东京的世界建筑师大会,提交了一份与他人共同创作的玩滚球的十大平台:玩滚球的十大平台可持续性自行车文化的报告,也在奥地利的规划杂志《Zoll》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在玩滚球的十大平台,与脚蹬子有关的生计为都市生活带来的启示》的文章。

为了支撑“比车牛”纯公益的推广自行车活动,夏农夫妇还成立了Serk自行车空间,原位于北新桥三条40-2号,是一家车店,也是一家咖啡店。依托着这家店,Serk会定期举办一些活动,例如一场周五电影,或者是一场骑行讲座。

然而,法治周末记者依地址寻访发现,原位置上已被一家小吃店覆盖,问了店员,这家小吃店开业已有5个月。

赵礼曼说起此事也带着些无奈:“房东要涨租金,我们不得不离开。而我们主要是做公益,并没有追求商业化和赢利,太高的租金负担不起,那里一年的租金大约要30万元。”

“当时,装修花了很长时间,请的美国的设计师,设计的很有气氛。”她感叹说。

因为没有人看好推广自行车的事情,“比车牛”并没有得到其他的资金帮助。“我们现在仍保留着一个车店,也算是库房,一般有需要的人会打电话联系我们。”赵礼曼说,因为做的事情“有些超前”,所以只有慢慢来。

不再是老外们的“小圈子”

今年是赵礼曼和夏农推广自行车文化的第5年。“比车牛”公益组织的会员发展也较为迅速。只要热爱骑车的人都能免费加入。成立之初,参与者大多还是外国人和海归。目前,会员呈多元化和松散化特点。据赵礼曼介绍,仅会内发放的电邮期刊的数量已经达到1000份以上。

但是,作为骑行体验者,赵礼曼和夏农明显地感觉到,开车出行愈见拥堵,在一些地方,自行车道变得越来越窄。“比如玩滚球的十大平台东直门外簋街附近的一条路,本来有非常宽的自行车道,但现在路的两侧都被划出来为机动车停车所用,仅仅留下中间窄窄的一条路。就这样,还有汽车在上面开,几乎没有自行车的骑行空间。”

据赵礼曼观察,自行车道缺乏保护,有汽车与自行车争道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果政府对这种事情缺乏管理,容易造成城市形态的恶化。”

她认为,自行车背后也有路权问题。

“每个人都是有路权的,但是在很多人的意识里,机动车的路权比行人和非机动车的路权高。要行人和非机动车给机动车让道。事实上,在人行道上,就应该机动车给行人让道。”赵礼曼说。

没地方停车也是常遇到的问题。“你去三里屯或者一些五星级酒店,保安并不喜欢人停自行车,也没有地方提供给自行车停车。”这都是夏农的亲身体会。他觉得,这与社会上的价值观念有关:“骑车就是‘掉份’,而开车就是正常。”

5年来,夏农丢过两辆车。在接受采访的当天,夏农和赵礼曼都没有骑上各自最好的车,他们把自行车锁在人行道的隔离栏上。

尽管自行车道被停车占道问题依旧严重,丢车现象仍会发生,但是,赵礼曼觉得“政府也做了一些事情,比如路边租赁自行车多了起来,骑这些车的人也多了;一些路上也加设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隔离带,骑行更安全了”。

有媒体报道,玩滚球的十大平台将在地铁站、公交枢纽等重点地区大力扶持自行车租赁业发展,以解决从公共交通到最终目的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计划到2015年形成约1000个租赁点、5万辆租赁自行车的规模。

“但是,这个能不能维持下去是个问题。自行车租赁刚起步,政府确实投入了很多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行车也会有磨损,不知道政府是否会继续支持。”赵礼曼对此亦有隐忧。

根据玩滚球的十大平台市政府公布的《建设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行动计划(2009年-2015年)》显示,2015年玩滚球的十大平台市交通总体的出行格局将变为,公共交通占45%,小汽车出行占22%,出租车占8%,而自行车要达到23%。

在赵礼曼的直观感受中,近几年,在外部条件没有变好的情况下,反而骑行的人确实越来越多,而且,人们普遍对于自行车作为休闲锻炼工具的认知也在提高。作为一个推动自行车文化的人,赵礼曼认为这是她最大的收获。

不过,“政府应该把出行道路规划好,禁止机动车占道,会有玩滚球的十大平台人愿意骑车”。赵礼曼建议。

“一些国家都是严格控制路边停车的,违章停车就给拖走,想要赎回来就需要交玩滚球的十大平台的钱,甚至拖车的钱都要自己付。日本更加严厉,连自行车都不允许随便停。”赵礼曼说。

摘编:admin888;   摘编日期:2014年8月21日